韩国理伦在线观看_亚洲国产欧美视频_亚洲看片网站_亚洲天堂色图_男女激情爽爽爽免费动态图

首頁 新聞中心 新聞資訊

中國走向金融開放,如何影響老百姓的生活?

POST : 2018-04-16   分享:

  

博鰲亞洲論壇正式落下帷幕,繼中國宣布要“大幅度放寬金融市場準入”后,央行行長易綱也迅速將細化之后的十二大措施、以及“兩步走”的路線圖,公諸于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對老百姓有什么好處?熱炒的比特幣還能火多久?公益與金融,怎樣走出完美結合之路?鳳凰網財經專訪專家大佬,為你解惑。


世界目光聚焦:海南自貿區改革將落地


據媒體消息,在海南省建立自由貿易相關區域或更高開放程度的改革政策即將落地。而本次博鰲亞洲論壇適逢海南省建省3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更是將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到了這座海島上。


作為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在2002年至2004年曾經就職海南省副省長,對于本次博鰲論壇的成功舉辦,李禮輝欣喜之余對海南更有一種回鄉之情。李禮輝接受鳳凰網財經專訪時說,“我一直說海南可以用四個顏色來代表,綠色、藍色、金色和紅色”道“。


李禮輝解釋道,綠色是因為這里的森林覆蓋率是最高的,藍色是因為這里離天空很近,金色是因為這里的沙灘是全球最好的,而紅色是因為這里有很多紅色根據地。


改革開放40年,中國金融業發生了什么變化?


自1977年加入中國人民銀行以來,李禮輝在金融業已經深耕41年,可以說見證了40年來改革開放在金融業的深化和發展。對此,李禮輝表示,金融業在四方面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第一就是市場開放的程度逐步擴大,門檻逐步降低;第二就是金融機構從計劃經濟下行政化的機構轉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市場化國際化的機構;第三是中國的金融市場擴大了;第四,在全球經歷了多次金融危機的情況下,中國能夠獨善其身,也充分說明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

關于金融風險這個問題,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違規經營的風險,比如,有的從業機構從事了一些未經批準的業務,還有機構在開展業務過程當中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去做,比如網絡信息中介機構開展了資金池業務,還有的機構開展了自融業務和自擔保業務;有的業務標的超過限額;有的未按規定對外披露信息,這些違規經營很可能導致風險。


第二,資金投向不當。監管機構和協會在專項整治中發現,有的從業機構資金投向不合理,資金流到了不該流向的地方,如一些國家政策不鼓勵的行業或項目。另外,有的資金安排存在資金期限錯配,短期資金用到長期項目里面,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


第三,在信用機制不夠健全的情況下多頭借貸的風險。由于目前我國個人信用體系不夠完善,征信領域未實現全覆蓋,借貸機構和借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一些借貸機構出現多頭借貸或過度借貸。有的地方甚至還發現欺詐借貸,并出現債務不當催收,引起不良社會影響。


第四,金融服務運用新技術創新不當的風險。我們鼓勵創新,但互聯網金融業務涉及千家萬戶,具體創新過程中如果沒有經過嚴密的測試和風險的評估,缺乏有效的風控措施,就容易產生創新過度或者創新不當,就有可能會造成客戶資金損失,傷害消費者權益。


對于近年各國熱炒的比特幣等代幣熱,李東榮認為,在我們國家,不論任何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都要保證廣大老百姓金融消費權益不受到損害,這是第一重要的,所以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是非常慎重的。


公益與金融,怎樣走出完美結合之路?


招行原行長馬蔚華在博鰲接受鳳凰網財經專訪時透露,“做公益金融感觸很深刻,從做商業銀行到金融,商業銀行是管銀行錢,別人找銀行借錢,現在是籌款找別人要錢。這不是最難的事情,最難的是改變人的觀念。”


馬蔚華表示,大眾對公益慈善的觀念,特別對新公益認識以及行業發展有很大差別。我們做公益,可能相關機制和規則未完善,有人就會質疑錢怎么沒了,是不是貪污了,或者是不是有其它目的來做公益,或者說我們有政治問題。我們當時也非常不理解,公益是一件好事,為什么有些人會這么形容公益。


但中國公益在快速發展中又面臨轉型的艱巨任務。過去公益慈善以官辦政府為主,現在變成了政府和民間共同組建的市場,過去捐贈像施舍和給予,現在每個人都可以獻愛心,過去公益慈善管理基本是自發管理甚至家族管理,現在很多公益基金會已實行了現代企業公司治理制度,過去分配資源現在變成了市場化得到公益資源的過程。


特別是最近幾年,由于全球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有了很多創新,比如公益和金融結合,公益金融的產生在中國也正發生影響。把商業模式引進公益組織,用金融手段做公益,這對于公益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


為什么慈善金融,大家對風險的接受度應該比較低?馬蔚華表示,風險是無處不在的,我開銀行的,如果說沒風險不可能,銀行行長的任務就在風險和收益之間取得最好的搭配。做商業出現風險,別人不會指責你,但做公益出點風險,可能是大逆不道或者罪該萬死。


其實,做任何事不可能沒有風險,如果保守拘謹可能不利于這個行業發展。不過我們做公益金融,在產品選擇上會更加謹慎,盡量減少風險。特別在初期可能最早選擇存款,這是最保險的,逐漸選擇理財產品,貨幣型基金,再冒進一點是股票基金,慢慢地改變思路,同時積累把控風險的經驗。


之前有個新聞說到,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在中國捐了36億,交稅就交了6個億。馬蔚華回應道,這是對普惠金融稅收政策的一些反映。慈善法在公益慈善稅收優惠做了些規定,當然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細則,我們希望能夠像國外界定好慈善公益給予更所稅收優惠。現在我們每年都要申報,每年都要得到批準,過程很繁瑣。所以,希望盡快讓慈善法全面落實,讓真正的慈善都能很自然得到稅收支持。


貿易戰升級,這可能是特朗普的一廂情愿


有人指出中美貿易沖突實際上是特朗普政府針對中國制造2025的一場針對性打擊,旨在抑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


對此,李禮輝表示,“如果是這樣,頂多可能是某某人的一廂情愿而已”,同時指出,中國的科技能不能發展,主要取決于幾個因素:一是市場,二是資本,三是人才。目前來看,中國14億人口的市場無疑是巨大的,資本投入也是充足的,比如阿里巴巴可以在全球資本市場上進行大規模融資,這其中也包括美國的資金,另外我們也有很好的人才培養機制。


李禮輝進一步指出,“我們只要堅持走我們自己的道路,再給中國五年或者十年的時間,我們在國際市場上說話的份量會更大”。


對于這場貿易戰的結果,李禮輝坦言,“合則雙贏,戰則雙輸”。在李禮輝看來,只要是理智的領導人,他是不愿意真正的把這場戰打下去,“現在他是居高臨下仗勢欺人也好,或者嚇唬人也好,但是最終我覺得應該不會是一種非戰不可的態勢”。

上一篇金融為什么適合區塊鏈化? 金融冷知識,凍到你了嗎???下一篇
我要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