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倡導智慧健康養老的政策密集出臺,并成為國家戰略。在智能健康養老模式下,智能設備和應用系統作為輔助,可以讓老人從日常起居、醫療保健以及情感上得到滿足。目前智慧養老的發展瓶頸在于相關人才的缺乏。此外,機構建設與設備也是養老產業發展中難以繞過的環節。
智慧養老成國家戰略 人才服務是發展關鍵
近幾年,養老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中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數據顯示,2035年,老年人口將增加到4.18億,占比提升到29%。數據釋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信號:中國人口的老齡化正在不斷加深,中國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對于養老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在互聯網+的風潮下,智慧養老的概念進入到我們視野當中。
政策密集出臺,倡導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
近兩年,倡導智慧健康養老的政策密集出臺,并成為國家戰略。
201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促進智慧養老產業發展;2016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為養老服務業作出部署;2017年2月,工信部、民政部、衛計委聯合印發《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了智慧健康養老的發展方向。
智能健康養老為居家養老提供了新形式
智慧養老服務集納了線上線下系統,可以通過信息平臺、物聯網、互聯網APP,實現對老人的全方位監護,為我國養老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思路。
在智能健康養老模式下,智能設備和應用系統作為輔助,可以同時集合監護、健康監測、醫療、康復、家居陪護等功能,讓在家庭和社區中養老的老人從日常起居、醫療保健以及情感上都能夠得到滿足。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享受智慧養老服務,相信未來這種需求的市場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
人才服務仍是產業發展關鍵點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養老產業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000億元,到2050年有望增至5萬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但是,就目前中國養老現狀來說,不管是在養老機構還是家庭、社區,養老最為重要的一環其實還是在于老年人的保健、醫療及康復。所以相應的人才是養老行業最重要的資源,而目前養老護理人員技能水平偏低、專業化程度不夠、缺乏高端培訓,已成為制約居家養老發展的瓶頸。
在未來幾年內,醫養結合機構從業人員的資質認可和專業管理將得到強化,養老醫學、護理的專業培訓教育機構和平臺也將增多,擁有專業背景的從業人員仍為行業缺口,能夠提供專業的、擁有資質的人才培訓是未來產業發展的要點。
除此之外,機構建設與設備也是養老產業發展中難以繞過的環節。從目前的醫養結合養老模式實踐中,也可以看到政策將從提升服務能力、建立服務體系與康復場所等方面發力。